2020年12月1日为世界第33个预防艾滋病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上妇幼”)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以下简称“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提高专业人员有关“艾梅乙”母婴阻断的规范化预防、诊疗、阻断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梅乙”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结合上海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相关项目于2020年11月17日-18日举办了“2020年上海市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培训班”。
受本市近期偶发疫情影响,此次培训采取了视频会议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艾梅乙”母婴阻断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规范、新进展及市内外工作经验交流、青少年与艾梅乙防控等。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和信息管理人员、各有关医疗机构产科、儿科、实验室人员等近4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上妇幼主任朱丽萍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艾滋病宣传日到来前期举办这样一场培训意义重大。此次培训的安排是基于对本市艾梅乙项目管理调研中广大妇幼同道的反馈和需求,在课程设置上既紧跟国家最新信息又贴合实际,分层分类培训,覆盖面广,针对性与实用性强。在国家妇幼中心相关专家的支持下,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率先将国家艾梅乙管理新规范的相关信息及最新工作与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朱主任也向长期坚守一线的艾梅乙工作者表示了感谢,希望通过培训,能够进一步规范预防与治疗,促进防治结合及儿保、妇保工作的有效衔接和信息共享,高效发挥辖区网络管理中枢枢纽站的作用。同时,向大家预告了上妇幼即将开展的现场调研及在本月底举办的艾梅乙健康教育活动,希望大家共同关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规范实施,及时发现问题与改进提高。通过健康教育让更多的老百姓正确认知和重视艾梅乙,进而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
中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性病参比实验室尹跃平主任就《妊娠梅毒及先天梅毒的检测》为题,以我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为切入点,分别从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策略、梅毒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相关检测技术要点进行了解释说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姚均主任以“《全国艾滋病检测规范》2020版要点解读及在孕产妇及婴儿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为题,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及检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展开,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明确了检测流程和规范及临床诊断要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中心孕产保健部王爱玲主任就《艾梅乙母婴传播预防新规范及工作进展》为题,介绍了中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持续推进的进展,并围绕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措施、职责分工四方面展开,结合案例,着重对策略的改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呼吁大家努力营造无歧视的医疗环境和社会氛围,积极推进中国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计划,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希望上海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好表率。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管理部何丹副部长以《求实创新 攻坚克难 全省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取得新进展》为题,介绍了四川省在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效、主要举措,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与大家做了分享和交流,给予了妇幼同道们更多的思路和指导。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飚教授就《上海市预防妊娠梅毒母婴传播成效、经验与挑战》为题,着重介绍了研究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等,并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与大家分享了上海市妊娠梅毒患者诊断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预防妊娠梅毒漏查漏治的干预措施及优化建议, 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市预防妊娠梅毒母婴传播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王千秋主任以《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的诊治》为题,通过解读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妊娠梅毒筛查、妊娠梅毒的传染性、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的诊断、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的治疗,并通过结合临床案例的分析,进一步增进和强化了临床医师对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诊治的认识。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赵红心副主任就《育龄期女性HIV感染者母婴阻断和新生儿抗病毒治疗新进展》为题,结合案例分析,围绕育龄期女性HIV感染者的流行现状、HIV阳性孕产妇的抗病毒治疗、HIV阳性孕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安全助产、产后管理:新生儿阻断和随访、单阳家庭的生育指导等方面展开,并就HIV+育龄期女性人群的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针对育龄期HIV女性面临的困境给出积极应对方式和指导建议。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敏主任医师以《HBV母婴阻断及随访管理》为题,指出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从孕前及孕期管理与随访、产后母儿管理与随访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强调乙肝病毒感染女性的孕前和孕期系统管理以及及时、合理、规范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通过防治结合可能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中心王潇滟助理研究员就《预防(消除)母婴传播信息管理与多角度数据分析》为题,从了解(预防)消除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新”要求、了解消除母婴传播工作中的多角度数据分析思路、工作成效结果解读与数据分析基础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讲解了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信息管理“新”要求,展示了新版方案的变化、明确了数据走向、消除母婴传播对数据的要求、预防母婴传播服务链、不同干预措施下的母婴传播风险(HIV)等方面的内容,拓宽数据分析思路,明确不同层级数据分析和利用的不同重点,帮助大家提升数据分析及科学解读能力,更好地做好预防(消除)母婴传播信息管理。
闵行区妇幼保健院张晓华主任医师就《闵行区艾梅乙母婴阻断工作交流》为题,从工作背景、主要管理措施、艾梅乙母婴阻断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展开,做了经验分享和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梅毒孕产妇规范诊疗管理水平、阻断母婴传播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嘉定区妇幼保健院毛红芳主任医师以《青少年与艾滋病防控》为题,介绍了青少年艾滋病防控面临形势、青少年艾滋病防控策略、国外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大纲、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尤其重点推介了在上妇幼四楼区域所设置的上海青少年健康科普体验馆建馆目的和目前运行情况,强调了关口前移重视青少年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全面性教育是抵御AIDS的有效方式,希望进一步通过市区联动,给予青少年一个独立、安全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权利,倾听他们的声音,采纳他们好的建议,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建立青少年特殊问题的转诊机制等,进一步改善上海市的服务水平,为他们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
母婴阻断,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爱的传播。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重在预防和及时、规范治疗。此次培训内容全面、前沿、实用,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为提升上海“艾梅乙”防控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上妇幼将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做好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相关工作,为消除母婴传播进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