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见晴 健康相伴——“健康孩”科普教育活动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每一个人。然而,疫情终将过去,雨后见晴,健康在此刻更显重要。
继温馨五月欢度母亲节、母乳喂养宣传日等开展的关爱母婴健康系列活动,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上妇幼”)又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依托《上海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年)》相关项目(上海市妇幼协同创新中心筹建项目、上海市产前筛查(诊断)中心项目及上海市产前诊断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会同上海市青新青少年发展促进中心,在全市5所辅读学校和2所小学,开展了一次特别的线上线下联动、健康科普与健康运动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旨在通过“健康孩”社区协同平台,以学生、学校、社区为目标,向儿童及家长传递“健康孩”理念,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在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关口前移”提高出生缺陷风险防范意识。活动吸引了近300名学生及家长共同参加了这次特别的健康教育科普活动。“上妇幼”专家顾问团队,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副会长贾万樑教授、原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所长严萍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何燕玲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的李力教授等也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王英校长代表辅读学生和老师们对于上妇幼关爱特殊学生弱势群体表示感谢,在辅读学校复学开课之际,上妇幼派出专家团队来到社区和学校,为辅读学生和家长们讲解在常态防控的后疫情形势下如何做好保健、家长如何应对,正是学生和家长们非常需要的一课。来自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的李力教授,用简单易懂,生动风趣的语言,围绕在后疫情期间学生们做好自我防护的要点,比如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加强锻炼,适度运动,保证休息和睡眠,合理饮食等等,她娓娓道来的讲解,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特别的健康教育。
随即,在专家的诠释之后,一场以“健康孩”为主题的少儿图画自创作品赛开始了。“健康孩社区内涵建设项目”的青少年志愿者们则通过网络与现场的引导和讲解,运用绘画形式帮助与会学生加深对“后疫情”时期如何通过各种措施来护航自身健康的理解。现场和网络上的大部分同学在家长与志愿者的帮助下当场完成了绘画作品并进行了展示。 “健康孩社区内涵建设项目”还将收集其中高质量的作品汇编成册,扩大宣传。
在“神兽归笼”之际,尤其是低年龄学生的复课,对家长们来说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何燕玲教授从改变认知,时间掌控训练,专注力训练,亲情养育、理解沟通这5个方面,指导大家如何正确的调适和应对,这次及时的心灵慰藉课堂,为家长带来很大的抚慰。
“体育运动促进健康”也是当天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逾百名辅读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了一场现场和网络同时进行的融合竞技比赛。通过四个项目的角逐体现了同学们的活力,并充分展示了体育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整场活动寓教于乐,将健康教育与亲子教育相结合,学校教学和健康保健相融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科普效果。一直以来,上妇幼依托“健康孩”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积极倡导“健康孩”理念,并将科普活动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送健康到社区、到学校,将健康理念从小植入孩子们的心中,开启健康人生第一步。上妇幼也将不断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全方位、整链条的健康促进模式,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为儿童健康和健康中国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