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影响居民健康的最常见的骨骼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第五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项目实施,在本市首创的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的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3C”模式试点基础上,聚焦围绝经期妇女骨质流失等影响老年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精准实施更老年期妇女运动干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促进更老年期妇女骨骼健康。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上妇幼”)于2021年8月19日举办了更老年期骨健康干预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了上海市八人民医院院长(原市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陶敏芳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唐逸沨老师,围绕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运动促进骨健康,结合“理论培训+实操演练”,现场示范、带教、指导使用适宜技术产品等展开。来自各区妇幼保健所分管所长、健康教育条线负责人、更老年优质示范区更老年期骨健康干预负责人,近50位医疗保健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总体满意度100%,培训知识点测评平均分为96分。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主任朱丽萍教授致辞表示,更老年期群体健康管理在前期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体系,随着《第五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项目实施,对前期工作进行了面上的拓展和内涵的深化。更老年期群体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关注度高、健康需求多,该项目工作重点之一是立足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针对更年期骨健康实施综合防治策略。此项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多学科合作,充分结合专业资源优势,为各区开展工作做好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拓展妇幼专业人员运动和骨骼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队伍综合素质,让老百姓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原市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陶敏芳教授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题,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分别就骨质疏松定义与危害、绝经与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倡妇科医生需要更多关注到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关注其危险因素,同时她提到,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率虽高,但可防可治,运动、膳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及时接受筛查是预防骨质疏松与骨折的重要手段。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科教科副科长杜莉介绍了《更老年期女性人群干预方案》,表示将联合各区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及更年期特色示范区建设,促进学科人才建设。通过适宜技术产品应用、运动干预、健康科普、示范门诊服务等多维度,综合促进更年期人群健康,尤其女性的骨骼健康问题,使老百姓真正受益。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唐逸沨老师带来了一场动静结合的《更老年期女性适宜运动促进骨骼健康》讲座。通过分享训练对更年期女性的益处、训练与骨骼健康的关系、50岁以上女性的训练等内容,配合脚蹬拉力器、哑铃、弹力带、8字拉力器、4指握力圈等适宜技术产品,以互动、实操方式现场指导学员正确掌握使用方法,进而更好地在辖区指导更老年人群。
理论培训和实操演练之后,现场还就与会的各区健康教育条线负责人进行了互动交流,围绕更老年期妇女骨健康,如何落实推广应用适宜技术产品,提高健康教育覆盖面,提升更老年期妇女的健康素养。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上妇幼将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继续努力推进《第五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项目实施,树牢惠民利民理念,聚焦更老年期妇女骨骼健康,实施精准干预,减少骨质疏松症风险,同时倡导更老年期妇女及其家庭成员重视骨骼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女性健康、家庭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