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是第15个世界避孕日。世界避孕日旨在提高年轻人的避孕意识,促进对自己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水平。发展中国家每年估计有2100万15-19岁少女怀孕,至少有1000万名15-19岁少女属于意外怀孕,有近1200万人分娩,妊娠和分娩期间的并发症是全球15-19岁少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避孕措施使用率越高,孕产妇死亡率越低。
多年来,上妇幼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一直致力于预防少女妊娠,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工作,不断探索建立青少年生殖健康综合干预模式。
【发挥优势,组织编撰专业指南】
为了填补妇幼保健管理在青少年生殖保健服务、意外妊娠防治方面规范指南的空白,结合青少年注重服务体验,需要被尊重和情感支持等友好服务的特点和需求,牵头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青少年意外妊娠预防服务指南》,供全市保健及临床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送教入校,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
上妇幼与教育部门建立框架协议,开展送教入校健康教育工作,围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送医进校,年内将完成覆盖全市16个区50余所学校的进校宣讲工作。结合科普馆内涵建设与“送教入校”活动,上妇幼制作了12部青少年健康教育视频,涵盖意外妊娠、性传播疾病、HPV感染预防等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并制作了一套宣传折页,供中小学学生以及家长使用。
【同伴教育,唤起情感同鸣共振】
上妇幼践行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同伴教育”模式,组建和培训了一支高素质的青少年志愿者健康宣教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提升,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的二次传播。结合青少年人群的特性,发动与鼓励志愿者们在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中进行创新改良,同时积极倾听他们的声音,把传统的宣教模式转向从青少年人群特有的视角来诠释专业健康理念,有效带动同龄青少年积极主动关注健康科普,建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关口前移,提供优质体验式服务】
2020年打造了 “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科普体验馆”,成功申报为上海市科普文化基地、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集科普展示、互动评估、实践体验、咨询服务为一体的青少年友好服务平台,至今已经接待了2000余名中小学生,问卷调查显示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2011年至今,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依托《少女意外妊娠的预防干预》《生殖健康促进与预防意外妊娠干预》项目,以及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妇幼整链式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等,致力于少女意外妊娠的三级预防,探索建立青少年生殖健康综合干预模式。
【建好队伍,积极提升服务能力】
针对青少年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全市组建青少年保健专业团队,邀请国内外青少年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开展系列青少年健康服务队伍专题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使妇幼专业人员掌握青少年保健管理、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以及沟通与心理保健服务技能。为提升青少年健康教育科普能力,目前已经在全市建立了一支逾40人的“送教入校”讲师团,培育青少年科普师资。
【聚焦重点,发挥友好服务网络辐射作用】
根据WHO对青少年友好服务的要求,建立了市级青少年友好服务示范门诊,涵盖了生殖健康、心理、营养、皮肤、中医等青少年身心健康咨询和指导。指导8家医院成为青少年重复意外妊娠预防干预示范点,预防青少年重复意外妊娠,建设标准化的未婚青少年人流后关爱服务流程,截至8月底,已经为约2000名青少年提供服务。
为推广项目成果,扩大未婚青少年人流后关爱服务的覆盖面,上妇幼在世界避孕日前期还牵头召开相关工作会与专家会,研制推广方案,计划将示范点建设推广至每个区,提高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