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结合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2年)—妇幼整链式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优化项目要求,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夯实“健康孩”协同体系,加强儿童早期发展,遵循儿童早期心理和行为发展指导的服务模式,提高全市儿童保健医护人员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与早期干预能力和服务水平。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于2021年9月22-26日举办《儿童心理和行为评估技术ASQ系统中文版》第一期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儿童保健、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大咖专家,授课内容有儿童早期发展的总论、队列研究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等,并专题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育保健适宜技术ASQ系统(中文版)进行培训、同时进行实操训练与案例分享,以项目为契机,运用国际上最广泛应用的、先进的、最适合初级儿童保健的最新适宜技术ASQ系统(中文版)进行试行与推广。本次培训全程采取线上授课方式,来自上海市16个区妇幼保健机构和2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共计281学员参加培训。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主任朱丽萍教授作开班致辞,她指出健康中国2030纲要所提出的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儿童心理和行为是儿童早期发展重要内涵。在市卫健委支持下,上妇幼首创“健康孩”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和市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称号。同时以项目为抓手,搭建了“健康孩”社区协同平台,建立“健康孩”队列研究,目前“健康孩”队列已经从关注亲代一孕产妇,转换到关注母婴综合健康服务与管理。儿童心理和行为发育适宜技术ASQ系统(中文版)是目前不但可以作为对群体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展发育的筛查、监测和早期干预的保健技术,又可以作为对高危儿童早期发育迟缓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技术,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基层医务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这项儿童早期干预的适宜技术。
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原儿童保健部主任王惠珊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儿童保健与高危儿管理,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她以“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心理行为保健”为主题,从对儿童早期发展内涵,儿童心理保健服务框架、正常儿童和高危儿健康管理,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儿童的服务等五个部分进行介绍。强调儿童心理保健服务要注意科学性、前瞻性、综合性、整体性、预防性、连续性、生动性和协同性。
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徐飚带来“国内外母婴亲子队列建设进展”的课程,让学员们更多学习了解队列研究原理、内涵和意义,从分析国内外大型母婴队列相关研究入手,结合“健康孩”队列研究中的儿童生长发育随访工作,每一环节对开展“健康孩”队列的研究重要性,依托基层人员辛勤地工作与支持,有效随访到儿童的发育成长轨迹和结局,实现让每个婴儿、青少年成长至健康成人的共同目标。
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金明教授为学员们带来“对列研究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的课程,他多年来从事健康相关的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教研工作,详细介绍了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设计与实施、资料整理与分析等,队列研究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上的运用,让学员们通过学习儿童心理和行为发育保健适宜技术ASQ系统(中文版)形成队列研究的科研思路。
来自原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的卞晓燕主任医师,她作为美国俄勒冈大学特殊教育系早期干预研究所ASQ系统中文版的研发主任,主要介绍了儿童心理和行为保健适宜技术ASQ系统(中文版)的概念、主要特点与应用方法。强调ASQ系统(中文版)具有简单快速、机动灵活、实用有效的特点,尤其是其借助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使家长在手机上完成筛查评估是一大亮点。